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了环境空气污染及其导致疾病负担的最新全球评估报告。虽然从2016年发布上一份报告到现在,世界各地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事实是仍有数百万人由于受到空气污染的直接影响而过早死亡。
毫不夸张地说,空气污染已经构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空气污染既有碍观瞻、又令人沮丧——经历过空气污染橙色或红色预警与北京美丽蓝天之间的强烈反差之后都会有切身体会。但是除此之外,空气污染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不管是室外还是室内来源的。
PM10和PM2.5——现在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术语——它们含有的细小颗粒在肺和心血管系统中长驱直入、并造成严重破坏。短期和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会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包括中风、心脏病、肺癌及慢性和急性呼吸道疾病,比如哮喘。世卫组织估计2016年室外空气污染造成全球约420万人过早死亡,其中超过100万例死亡发生在中国。
尽管我们看到和呼吸到的室外空气污染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它不是唯一的杀手。室内空气污染也在以下两个方面持续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健康。在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用于烹饪和取暖的煤和其他不清洁的燃料。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除了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之外,世卫组织估计对上述家用能源的依赖将继续造成中国每年另外100万人的死亡。
其次,最近中国的研究显示,室内空气污染事实上可造成高达40%的环境(室外)空气污染的来源。如果忽视室内空气污染,我们根本无法打赢这场空气污染治理之战。
任何一个过去几年生活在中国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自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向空气污染宣战之后,中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提升用于室内取暖和烹饪的清洁燃料的可及性、严格限制工业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提高能源效率都是中国政府当前实施的策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确实,我们的报告显示中国环境PM2.5的年均暴露浓度下降到了48.8 μg/m3,与上一次报告相比下降了17%。但是,鉴于世卫组织建议的年均暴露浓度上限是10 μg/m3,依然任重而道远。
因此需要认识到空气污染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健康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和其他诸多公共卫生问题一样,空气污染阻碍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试想一下医疗系统为应对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而必须投入的所有资源,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应对更复杂的疾病。试想一下家庭成员因为患病不能工作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贫困。试想一下由于连续多日的室外空气污染,数百万的孩子不能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和朋友们在公园玩耍。
这就是为什么政府有必要将空气污染作为一个关乎卫生和发展的问题看待。这就是为什么世卫组织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采取“健康入万策”的方针。
基于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的领导下取得的早期成果,中国可以通过让卫生、财政和科技等领域的其他利益攸关者也加入进来,通过听取更广泛的观点和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以加快进展的步伐。
通过统筹兼顾以及让所有相关利益攸关者参与到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之中,我充分相信中国能让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都成为历史。中国能成为全球的榜样,即把生态和健康——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置于发展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