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中国居民盐摄入量:行为助推,帮助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低钠菜品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通过“传播促健康”(Communication for Health, C4H)方法,影响线上点餐行为。

2022年9月23日

过去几年间,线上外卖服务在中国蓬勃发展,已成为一日三餐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移动外卖平台上往往很少或不提供营养相关的信息,难以引导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大部分中国居民盐摄入过量,仅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就达9.3克 ,是推荐摄入量的近两倍1。饮食中摄入过多盐可导致高血压,并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中国居民(27.5%)患有高血压,而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国是头号死因,导致了一半以上(53.2%)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

为应对这一挑战,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通过应用“传播促健康”方法,对背后的社会和行为驱动因素进行探究,并制定了基于行为洞察的干预措施,以测试可减少钠摄入的策略。

“传播促健康”方法以传播为手段,旨在改善健康。该方法的核心是应用行为洞察,获得关于人们实际行事方式的询证认识,并评估传播策略的效果

2019年收集的数据表明,尽管公众意识到高钠摄入不健康,但很多人仍表示外出就餐时,很难做到减盐。主要原因是缺乏低钠菜品可供选择,以及他们不好意思提出对菜品进行更改的要求。

为解决这些障碍,在全球公共卫生组织“决心工程”(Resolve to Save Lives)的支持下,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清华大学设计了一项研究,对针对线上点餐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措施进行测试,并比较其有效性。

该团队与在中国多城市运营的一个热门外卖平台合作,测试了健康教育信息和改变平台选项设置的影响。干预措施包括:在点餐页面顶部设置传统的健康教育信息;为菜品提供低钠版本选项;将低钠版本选项设置为默认;以及此三项干预措施的不同组合。报名参加此项研究的餐厅被分配到不同的干预组;同时,研究设置了一个对照组,以提供对比和参照。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单靠健康教育信息并不能有效助推消费者选择低盐菜品。相反,与对照组相比,改变选择构架,提供可让消费者选择“正常盐菜品”或“少盐菜品”的二级菜单,能有效地促使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菜品。

此外,为了验证选择“少盐”选项的消费者确实减少了盐摄入,即餐馆是否满足了消费者的低盐需求,营养与健康所牵头,与实验室研究人员一起,对随机选择的菜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证实,少盐菜品较正常盐菜品平均减盐超过25%。

该研究为未来的干预措施研究带来了希望。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计划利用该研究结果,在中国进一步探索健康促进策略,并适时为政策建议建言献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2020年12月,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wz44585/Document/1695276/1695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