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发新闻

Disease outbreak news - 几内亚

2020年12月23日

形势概述

2020年11月6日至12月15日,几内亚报告发生52例黄热病疑似病例,包括14例死亡。几内亚西北部昆德拉卫生区共报告50例病例,

疫情描述

2020年11月6日至12月15日,几内亚报告发生52例黄热病疑似病例,包括14例死亡。几内亚西北部昆德拉卫生区共报告50例病例,杜布雷卡卫生区(西南部科纳克里附近)报告1例病例,该国中部库鲁萨卫生区报告1例病例。在Nongo科纳克里病毒性出血热实验室进行的分析显示,10例黄热病疑似病例呈黄热病IgM阳性。其中,8例为来自昆德拉的未接种过疫苗的疑似病例,1例来自杜布雷卡,1例来自库鲁萨。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开展的附加检测同样发现,来自昆德拉的8份样本具有黄热病阳性信号。来自杜布雷卡和库鲁萨的两例病例随后被排除,因为在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进行的IgM或蚀斑减少中和试验结果为阴性。在对来自昆德拉的8份样本进行鉴别检测时,8份黄热病IgM阳性结果中有7份对以下至少一种病毒也呈IgM阳性:登革热、西尼罗病毒和/或寨卡病毒。血清中和(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发现,8份样本中有7份呈黄热病阳性。两个样本的寨卡病毒和/或西尼罗病毒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结果也呈阳性,针对登革热开展的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正在进行中。由于黄热病的滴度约为其他病毒的4倍,因此将其解释为黄热病确诊病例。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还通过差别PCR对四份样本进行了黄热病、其他黄病毒和病毒性出血热(VHF)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在52例病例中,有50例(96%)报告发生在昆德拉卫生区,该区有7个卫生分区,包括一个城市社区(昆德拉中心)。报告地理分布如下:

  • 贵关(4例疑似病例,包括2例IgM+病例和2例死亡)
  • 昆德拉中心(8例疑似病例,包括1例IgM+病例和3例死亡)
  • 卡马比(9例疑似病例,包括1例IgM+和1例死亡)
  • 桑巴洛(21例疑似病例,包括4例IgM+和6例死亡)
  • 萨雷比多(4例疑似病例0例IgM+和1例死亡)
  • 尤孔孔(3例疑似病例0例IgM+和1例死亡)
  • 泰尔梅塞(1例疑似病例0 例IgM+和0例死亡)

在出自昆德拉的50例疑似黄热病病例中,34例(68%)为男性。在昆德拉病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年龄组为5-14岁,有27例(59%),其次是1-4岁,有14例(30%),≥15岁年龄组,有5例(11%)。在14例登记死亡病例中,9例发生在医院,5例在社区。在14例死亡病例中,采集了4份样本;所有样本均呈黄热病阴性。

11月6日至12月9日,昆德拉50例报告病例的黄热病疫苗接种情况如下:已接种(无卡)1例(2%);未接种:31例(62%);接种情况不明:18例(36%)。

对前三例确诊IgM阳性病例作出报告后,2912名儿童(9-59月龄)接种了黄热病疫苗。

根据《消除黄热病流行全球战略》分类,几内亚属于高风险流行国家。因此,该国对9个月龄以上儿童、国际旅行者实施常规疫苗接种,并根据流行病学情况组织预防和应对活动。根据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估计,2016年至2019年,几内亚黄热病疫苗接种覆盖率为40%,低于维持人口免疫所需的幅度。在昆德拉区的社区进行的黄热病疫苗接种调查发现,覆盖率非常低(16%)。这种低覆盖率表明,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处境危险,特别是在2005年博克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后出生的儿童和在过去疫苗接种运动中漏种的老年人。几内亚最后一批预防性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于2010年完成。

图1. 昆德拉卫生区各专区每10万居民中黄热病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地理分布,2020年11月30日

 

开展了一项昆虫学调查,以确定和调查伊蚊与人类之间可能的接触点。在萨尔博伊洛、金根、卡马比和城市社区的死水、供水点、住户和周围死水中捕捉到稚虫或幼虫之后,发现了伊蚊属蚊子。这些蚊子有可能与当地居民直接接触。此外,在昆德拉省,一些因素会导致黄热病病毒通过森林蔓延到人类,包括存在许多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以及自然和动物公园(尼科洛巴扎尔公园和发现非人类灵长目动物的恩达马分类森林)。

公共卫生应对

昆德拉卫生区公共卫生应急行动中心建立了由卫生部协调的应对机制。采取的应对活动包括围绕黄热病疑似病例开展深入调查、主动性病例发现、围绕黄热病疑似病例进行的初步反应性疫苗接种、临床管理、媒介控制、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将样本运到科纳克里实验室和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并进行分析、在《国际卫生条例》框架内进行沟通以及制定持续的应对计划。

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将继续支持地方行政部门在城市中心实施有针对性的媒介控制措施,以阻断传播,控制当前疫情。

世卫组织的风险评估

昆德拉区的四个省已报告八例IgM阳性病例。区域参考实验室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随后开展的分析已证实为黄热病。该区被认为存在利于黄热病病毒传播的风险因素,包括记录在案的伊蚊种属、有猴子居住的公园、延伸到邻国(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的森林以及黄热病疫苗接种覆盖率不够理想。在大部分人口未接种疫苗的城市和城郊地区发生疑似黄热病病例,会增加疫情扩大风险。

国家一级的风险被认为很高,因为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病例的幼儿具有不同寻常的年龄特征,重点是昆德拉。鉴于疑似黄热病病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潜在的人口流动,区域一级的风险被认为适中。

世卫组织的建议

黄热病是一种由染疫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出血性疾病,有可能迅速传播并对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后果。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可用单剂黄热病疫苗进行预防,且该疫苗提供终生免疫。对脱水、呼吸衰竭和发热症状可提供支持性治疗,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相关细菌感染。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最重要的方法。

根据《消除黄热病流行全球战略》分类,几内亚是27个高风险流行国家之一。在2002年黄热病疫情期间,作为紧急事项组织了反应性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以保护民众。这有助于限制疫情影响。几内亚在2005年和2010年分阶段开展了黄热病预防接种运动,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5%。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黄热病的主要途径。当前疑似黄热病聚集性病例的不寻常年龄特征突出表明,通过常规免疫保持强有力的黄热病疫苗接种覆盖率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鉴别诊断排除急性发热性黄胆其他病因的重要性。

黄热病疫苗接种安全高效,可提供终生保护。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人们在接种疫苗后,国际黄热病疫苗接种证书就终生有效。不得作为入境条件要求国际旅客续种黄热病疫苗。

世卫组织公布了COVID-19大流行期间计划免疫活动指南(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redirect/WHO-2019-nCoV-Framework_Mass_Vaccination-2020.1)且目前正在为在COVID-19背景下开展大规模免疫运动制定具体的业务指南。《消除黄热病流行全球战略》鼓励通过常规免疫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免疫接种。

世卫组织建议所有9个月龄及以上前往几内亚的国际旅客接种黄热病疫苗。几内亚还要求来自有黄热病传播风险的国家的9个月龄及以上的游客以及经过机场12小时以上的旅客持有黄热病疫苗接种证书。

世卫组织鼓励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向旅行者妥善通报黄热病风险和采取免疫接种等预防措施。还应使旅行者了解黄热病症状和体征,并建议他们在出现疾病体征时立即就医。在有传播媒介的地区,出现病毒血症的返乡旅行者可能对黄热病本地传播循环的形成带来风险。

世卫组织于2020年7月1日更新了黄热病传播高危地区和与国际旅行者相关的疫苗接种建议;修订后的危险区域图和黄热病疫苗接种建议可在世卫组织国际旅行和健康网站上查阅。根据目前获得的关于本次疫情的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对几内亚实行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

关于黄热病的更多信息,请见: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