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年龄歧视

2025年4月28日 | 问答

年龄歧视指根据年龄对他人或自己产生的成见(如何看待)、偏见(如何感受)和歧视(如何行为)。 

年龄歧视影响到每个人。儿童从4岁起就开始意识到其文化中存在的年龄成见。从这个年龄开始,他们吸纳并利用这些成见来引导自己对各个年龄人群的感觉和行为。他们同样也会利用其文化中的年龄成见来感知和理解自己,从而可能在任何年龄对自己产生年龄歧视。年龄歧视贯穿于并加剧其他形式的不利处境,包括与性别、种族和残疾有关的不利处境。

年龄歧视无处不在:从我们的制度和关系到我们自身。例如,支持按年龄分配医疗保健的政策,限制年轻人在工作场所参与决策的做法,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与老年人和年轻人互动,以及可能因为对特定年龄的人应该是什么样或可以做什么持有内在的成见而采取自我限制行为等等,都是年龄歧视的表现。

世界半数人口对老年人有年龄歧视,在欧洲这个唯一具备所有年龄组数据的区域,据报告,年轻人的年龄歧视行为多于其他年龄组。

年龄歧视可能改变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可能破坏代际团结,可能降低或限制我们受益于年轻和年长人口所做贡献的能力,可能影响我们的健康、长寿和福祉,同时还会产生深远的经济后果。例如,年龄歧视与早亡(早死7.5岁)、身体和精神健康欠佳以及老年残疾恢复较慢有关。年龄歧视还会增加有健康风险的行为,如不健康饮食、过度饮酒或吸烟等,并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用于八种最昂贵疾病的卫生保健支出中七分之一归因于年龄歧视(总计630亿美元)。

可以在减少或消除年龄歧视方面发挥作用的三项策略是:政策和法律、教育活动和代际干预。

政策和法律可以解决基于年龄的歧视和不平等问题,保护世界各地每个人的人权。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反陈规的例子,增强同情心,消除对不同年龄人群的误解,减少偏见。代际干预可将各代人聚集在一起,有助于减少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