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H5N1)
2024年5月16日 | 问答
H5N1是引起鸟类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称为禽流感)的几种流感病毒之一。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中的感染也有记录。
H5N1流感病毒感染可致多种人类疾病,从轻微到严重不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致命。报告的症状主要为呼吸道症状,但结膜炎和其他非呼吸道症状也有报告。在接触过受感染动物或其环境但未表现出任何症状的人中也发现了几例携带甲型流感(H5N1)病毒。
鹅/广东谱系H5N1禽流感病毒于1996年首次出现,此后一直在鸟类中引起疫情。自2020年以来,这些病毒的一个变异株导致许多国家的野生鸟类和家禽死亡数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该病毒于2021年首先感染了非洲、亚洲和欧洲,随后蔓延到北美,并于2022年传播到中美洲和南美洲。从2021年到2022年,欧洲和北美观察到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禽流感流行,该病毒在野生鸟类种群中反常地持续存在。
自202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报告称,哺乳动物中也出现了由甲型流感(H5)(包括甲型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致命疫情。可能还有更多尚未被发现或报告的疫情。陆地和海洋哺乳动物都受到了感染,包括在养殖毛皮动物、海豹、海狮中暴发疫情,以及在狐狸、熊、水獭、浣熊、猫、狗、牛、山羊等其他野生和家养动物中检测到病毒。
几乎所有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病例都与密切接触受感染的活禽或死禽或受H5N1污染的环境(例如活禽市场)有关。也有一些从受感染的哺乳动物传播给人类的情况。虽然可能有一些病例没有被发现,但根据目前的知识和理解,该病毒似乎不易感染人类或发生人际传播。
H5N1病毒仍然是一种主要感染动物的动物病毒。自2003年迄今,已报告了近900例人类感染,其中一半以上是致命的。H5N1病毒在不断进化,可能会变得易于发生人际传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能会开启新的流感大流行,就像1918年和2009年的H1N1大流行一样。
H5N1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烧(通常为高烧,>38°C)和不适、咳嗽、喉咙痛和肌肉酸痛。其他早期症状可能包括结膜炎和其他非呼吸道症状。感染可能迅速发展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改变(精神状态改变或癫痫发作)。
在从接触过受感染动物或其环境的无症状者身上采集的样本中也检测到了H5N1病毒。
- 如果烹饪得当,肉制品和蛋类可以安全食用。请参阅问题“如何安全地烹饪肉类和蛋类?”以了解详细信息。
- 食用来自禽流感疫情地区的生肉或未全熟的肉和蛋是高风险的,应避免食用。同样,也不应食用生病或意外死亡的动物。
- 因其对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应避免食用生奶。世卫组织建议食用巴氏杀菌奶。如果无法获得巴氏杀菌奶,将生奶加热至沸腾也可以使其更安全地食用。
在一些地方,在受感染奶牛所产的生奶中检测到H5N1病毒。根据现有的研究,巴氏杀菌似乎可以灭活病毒并使其可以安全食用。
世卫组织建议消费者避免食用生奶,以减少接触多种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H5N1病毒。世卫组织强烈建议人们食用巴氏杀菌奶。如果无法获得巴氏杀菌奶,将生奶加热至沸腾也可以使其更安全地食用。
遵循严格的卫生标准、由安全牛奶制成的奶酪等乳制品应该可以安全食用。
应妥善管理流感患者以预防重症和死亡。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病毒感染并伴有进展性、复杂性或重症的患者,或虽为无症状或轻症但重症风险增加的患者,应尽快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例如奥司他韦。
作为流感大流行防范工作的一部分,一些国家已经开发并许可了可用于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的疫苗。目前,人类感染H5N1的病例有限,不建议接种疫苗。
作为实施大流行流感防范(PIP)框架的一部分,世卫组织已与15家疫苗生产商达成协议,在发生流感大流行时,可获得未来大流行性流感疫苗生产的约10%的实时产量。将根据公共卫生风险和需要向各国分发这些疫苗。
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预防人类感染动物甲型流感病毒,包括H5N1病毒。
世卫组织与各国合作,帮助其预防并发现和管理所发生的人类H5N1病毒感染病例。
世卫组织与包括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内的全球卫生伙伴和机构合作,监测风险并控制和预防动物疾病的传播。
世卫组织的全球实验室系统,即世卫组织全球流感监测和应对系统(GISRS),识别并监测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并就其对人类健康的风险和可用的治疗或控制措施向各国提供建议。
世卫组织与世界各地的伙伴合作,防范H5N1和其他动物流感的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