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COVID-19小组委员会关于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临时声明

2021年4月7日
声明

世卫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的COVID-19小组委员会审查了几周前发生的接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包括Covishield疫苗)后出现低血小板血栓罕见病例的报告。

在2021年4月7日最近期的会议上,小组委员会审查了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最新信息以及英国药品及其它卫生产品管理局(MHRA)和其它会员国提供的信息,并注意到以下情况:

  • 根据目前的信息,认为疫苗与低血小板血栓的发生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但尚未得到证实。需要进行专门研究,以充分了解疫苗接种与可能的危险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
  • 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的小组委员会将继续收集和审查进一步的数据,正如它自新冠疫苗规划开始以来所做的那样。
  • 必须指出,虽然令人关注,但评估中的事件非常罕见,全世界接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近2亿人中报告的例数很少。
  • 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病死亡的风险以及疫苗预防感染和减少因病死亡的潜力,评估免疫接种后发生的罕见不良事件。在这方面,应当指出,截至今天,全世界至少有286万人死于2019冠状病毒病。
  • 接种疫苗后两三天内出现副作用,其中大多数是轻度和局部性的,这是预料之中的,而且很常见。然而,在接种疫苗后4至20天内出现任何严重症状(如呼吸急促、胸痛、腿部肿胀、持续腹痛、严重和持续性头痛或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注射部位之外的皮下微小血点)的个人,应紧急求医。临床医生应了解新冠疫苗接种后出现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相关病例定义和临床指导。为此,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的小组委员会还建议召集一个临床专家委员会,包括血液学家和其他专家,就临床诊断和病例管理提供咨询意见。
  • 应考虑开展积极监测,包括哨点/医院病例调查,以进一步为这些罕见事件定性。世卫组织制订了模板规程,各国可以据此调整用于此类研究。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将于下周再次举行会议审查更多的数据,并将发布进一步的相关建议。

世卫组织正在仔细监测所有新冠疫苗的推出情况,将继续与各国密切合作,管理潜在风险,并利用科学和数据推动应对工作和建议。

在大范围疫苗接种活动中,各国在免疫接种后发现潜在不良事件是很正常的。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事件与疫苗接种本身有关,但必须进行调查,以确保迅速解决任何安全问题。疫苗和所有药物一样,都可能有副作用。疫苗的管理是以风险效益分析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