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
© 来源

联合呼吁加强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与福祉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联合国青年办公室 – 世界卫生组织

2025年11月7日
声明

重要性何在

过去十年间,整个联合国系统对心理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的认知不断深化。然而,尽管全球关注在不断增加,迄今仍没有一项专门的联合国决议将儿童和青年的心理健康与福祉作为独立的发展、健康及人权重点事项,也缺乏能够充分应对其独特发展需求的统一表述。

尽管联合国政策框架越来越多地提到心理健康,但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年的措辞仍然有限。这种缺失导致应对方式持续呈现碎片化、各自为政的局面,并且长期投资不足,尤其是在已有证据证明具有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方面。

据估计,全球每7名10–19岁青少年中就有1名(14.3%)面临心理健康问题,但大多未被发现且未得到治疗。已发布的数据还显示,在许多国家,10至24岁人群的自杀率出现令人担忧的上升趋势。这一问题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精神卫生地图集》数据中得到进一步印证:仅56%的国家制定了专门或综合性的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政策或规划,同时,不到半数的受访国家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基于社区、学校或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

为切实应对这一紧迫挑战,协调一致的跨部门行动至关重要。行动应涵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气候、数字技术和文化等部门,并以权利为基础,确保儿童和青年全面参与,不让任何人掉队,包括身处人道主义或脆弱环境中的人群。

政策缺口

尽管心理健康在联合国政策框架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全球承诺、数据系统和筹资重点方面,儿童和青年仍显著缺位。加强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需要填补的缺口包括:

  1. 缺乏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的决议;
  2. 全球框架中缺乏按年龄细化的具体承诺;
  3. 缺少确保年轻人参与制定心理健康政策和服务的参与机制;
  4. 对现有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全球政策与筹资承诺的监督和问责机制有限。

推动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政策的联合呼吁

将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提升为单独的全球政策与投资重点,并确保其在未来的联合国决议、人权框架以及2030年议程后的全球监测机制中得到明确体现和资源支持。

建立统一的机构间和多利益攸关方平台——汇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青年办公室、世卫组织及其他相关联合国机构,以及会员国、青年网络和民间社会伙伴——以加强全球协调,提供联合技术指导,并在跨部门范围内协调儿童和青年心理健康的筹资和问责机制。

鼓励会员国制定并实施国家级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战略和政策,使其与世卫组织《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卫组织《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健康与发展联合规划》保持一致。各项战略和政策应纳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相关人权与残疾包容指导,突出以社区为基础和权利为基础的方式;并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关于促进和平、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建议书》,强调安全、包容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整体福祉的基础。

确保儿童和青年有意义地参与心理健康政策和服务的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将他们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单纯的受益者,并借鉴现有的联合国青年参与框架。

通过生态系统和全社会方法投资于预防、促进和保护工作,将基于社区、学校和数字平台的服务与教育、卫生、艺术、体育、气候和保护系统联系起来——深入年轻人所在之处,培育支持性环境,使他们能够蓬勃发展。

将核心心理健康指标纳入更广泛的儿童和青年健康、教育与发展监测之内,包括家庭调查(如多指标类集调查)和国家信息系统,以加强问责、公平性和跨部门进展的可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