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2014年10月18日 ¦ 莫斯科 -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世卫组织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六届会议今天于莫斯科闭幕。该届会议是《世卫组织框架公约》历史上最成功的届会之一,在为期六天的会议期间,通过了一些极为重大的决定。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在开幕词中指出,“框架公约实施工作达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烟草业使尽各种花招,猛力反扑。”
尽管烟草业大力破坏《世卫组织框架公约》,该届会议仍作出了多项重大决定。
公约秘书处首长Vera da Costa e Silva博士指出,“缔约方在一些领域批准采取果断行动,指示秘书处在继续协助缔约方加速条约实施工作的同时,继续就如何减少烟草使用问题与各国际组织合作”。
各缔约方首先就第6条实施准则通过了一项决定,内容涉及采取税收措施减少烟草需求。烟草税收是影响烟草价格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提高税收后,价格通常会升高,从而减少消费。
根据第6条实施准则,必须监督税率,并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因素的情况下,每年上调税率。同时,需对所有烟草制品一视同仁,以免让一种烟草制品替代另一种烟草制品。
关于实施《世卫组织框架公约》第5.3条,各缔约方决定采取一些措施限制烟草业干扰,包括要求公约秘书处继续向缔约方提供技术支持,并就烟草业影响问题与各国际组织进行交流。
烟草控制领域取得的另一项重大进展是,就电子尼古丁或非尼古丁传送系统(也称电子烟)作出了一项决定。这一颇为新奇的产品最初由独立的公司推出,但其中许多公司现在已由跨国烟草公司掌控。根据这项决定,各缔约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为烟草制品、医疗产品、消费品或任何其它产品禁止或管制这些产品。这项决定还敦促各缔约方考虑禁止或限制这些产品的促销、广告和赞助。
缔约方会议第六届会议沿用了历届会议做法,通过了《莫斯科宣言》。宣言指出最脆弱人群承受了烟草相关疾病最沉重的负担,呼吁各缔约方加强在烟草控制领域的国际合作,争取实现到2025年将烟草流行率减少30%的全球自愿目标。
缔约方会议主席团主席Chang Jin Moon教授称,会议还通过了许多其它重大决定,“这表明各缔约方支持继续增强《世卫组织框架公约》在国际舞台和全球卫生议程中的影响力”。
这些决定包括:
- 对无烟烟草制品和水烟筒制品的管制建议;
- 关于促进《消除烟草制品非法贸易议定书》生效的建议;
- 根据第19条继续就烟草公司的责任问题开展工作;
- 根据第17和18条制定了关于烟草种植者可持续替代生计问题的原则;
- 与公约实施工作有关的贸易和投资问题;
- 评估公约对抑制烟草流行问题发挥的作用。
《世卫组织框架公约》于2005年2月生效。本届会议通过的这些决定有助于推动公约的实施工作。目前已有179个公约缔约方。这是联合国历史上最快获得批准的条约。缔约方会议是公约的理事机构,定期开会审查公约的实施进展情况,并为促进有效实施公约而作出必要决定。
媒体联络人:
《世卫组织框架公约》秘书处通讯联络官员
Andrey Muchnik
手机:+41 7 910 450 2365
电子邮件:muchnika@wh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