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大会最新情况,2019年5月24日

2019年5月24日
新闻稿
日内瓦

卫生、环境与气候变化

会员国商定了一项新的卫生、环境与气候变化全球战略(“通过健康环境以可持续方式改善生活和福祉所需做出的改变”)。该战略为全世界以及卫生界在2030年之前如何应对环境卫生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愿景和前进方向。

风险因素包括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因素。

会员国还商定了一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与健康行动计划。该计划确定了四个战略行动方针:增强权能(支持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卫生领导);证据(为投资进行商业论证);实施(气候风险防备、适应以及促进健康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资源(促进气候和卫生融资)。

非传染性疾病

会员国达成协议,决定加快和扩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癌症、糖尿病以及心肺疾病)防治行动,并实现关于减少这些疾病过早死亡人数的全球目标。

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世卫组织估计,2016年共有1520万名30至70岁的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

卫生大会获悉,自2011年第一次联合国大会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以来,首次出现了良好迹象,显示在对非传染性疾病采取行动后,健康结果有所改善。例如,吸烟率、酗酒率和高血压流行率均呈下降趋势。

随着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高血压等治疗干预措施也取得了进展。另外,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有关标准,要求以初级卫生保健方针管理主要非传染性疾病。

今年晚些时候,世卫组织将发布一份技术说明文件,阐述用于每年衡量各国兑现其在联合国大会上就应对非传染性疾病问题所做承诺情况的指标,并将在提交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中陈述进展情况。

世界防治恰加斯病日以及护士和助产士年

今天,会员国还同意将每年4月14日定为世界防治恰加斯病日。恰加斯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目前影响600万至700万人,主要在拉丁美洲。会员国还宣布2020年为护士和助产士年。

《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

根据世界卫生大会在2017年和2018年提出的要求,代表们今天审议了世卫组织对2016年《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审查小组关于季节性流感和基因序列数据建议提出的各项问题作出的最终分析结果。卫生大会还审议了秘书处提供的关于总干事编写的WHA70(10)号决定实施进展报告中所载各项建议的执行情况。

代表们通过了一项决定,要求世卫组织与全球流感监测和应对系统及其他伙伴合作,改善流感病毒共享工作,并与会员国和利益攸关方一道编写一份关于流感病毒共享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报告,说明相关立法和监管措施,包括说明用于执行《名古屋议定书》的立法和监管措施。

此外,卫生大会要求提供关于先前开发的原型搜索引擎的更多信息,并要求世卫组织探索今后可能采取的措施,以提高数据库、数据用户和数据提供者对《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的认识。

该决定还同意修订《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中《标准材料转让协议2》的一个脚注。这将有助于确保继续妥善维护《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获取和利益共享系统的完整性。

《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是2011年卫生大会通过的一项国际规范文书。该框架要求世卫组织、会员国、产业界和其他相关利益攸关方实施全球大流行性流感防范和应对方针。《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的目标是,确保建立公正、透明、公平、高效和有效的系统,以便平等共享可能引起人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并获得疫苗和其他益处。

媒体联络

Christian Lindmeier

通讯交流官
世卫组织

电话: +41 22 791 1948
手机: +41 79 500 6552
电子邮件: lindmeierch@who.int

Tarik Jasarevic

通讯交流官
世卫组织

电话: +41227915099
手机: +41793676214
电子邮件: jasarevict@who.int

Fadela Chaib

通讯交流官和发言人
世卫组织

电子邮件: ACTaccelerator@who.int

Margaret Harris


世卫组织

手机: +41 792906688
电子邮件: harrism@who.int

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