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一致认为,脊灰的国际传播仍是一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总干事于2015年11月10日以电话会议方式召开了《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脊灰病毒国际传播问题第七次会议。世卫组织总干事注意到突发事件委员会在其2015年8月份报告中就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表示的关切,并为此召开了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这次会议的讨论范围比以前会议更为广泛,会上讨论了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疫情。
在目前脊灰收尾期,由于无脊灰国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存在缺陷,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反映出,在脊灰病毒免疫领域仍存在重大缺口。此外,急需在2016年4月全球同步停用口服脊灰疫苗之前阻断2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下列《国际卫生条例》缔约国自委员会2015年8月4日上次会议以来报告了临时建议的最新落实情况: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委员会请一些《国际卫生条例》缔约国向委员会提供其意见,除南苏丹以外,所有这些缔约国都报告了阻断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措施和计划。它们是:尼日利亚,几内亚,马达加斯加,乌克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野生脊灰
委员会指出,自从宣布脊灰的国际传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已在阻断野生脊灰病毒传播、落实总干事提出的临时建议以及减少野生脊灰病毒国际传播总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委员会赞赏这些令人称道的成果。
委员会注意到,非洲国家为消灭脊灰作出了重大努力,非洲已有12个多月没有野生脊灰病毒报告病例,而且尼日利亚阻断了野生脊灰病毒的地方流行性传播。委员会对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加紧努力阻断脊灰病毒以及取得的重大进展感到特别鼓舞。
但委员会注意到,仍然存在野生脊灰病毒的国际传播。记录显示,2015年7月和8月,阿富汗发生了两起从巴基斯坦输入野生脊灰病毒新病例。对阿富汗两起病例分离出的脊灰病毒显示,与目前在阿富汗发现的脊灰病毒相比,它们与最近在巴基斯坦传播的病毒株关系更为密切。
这两起病例发生在毗邻巴基斯坦边境的楠格哈尔省阿钦地区。虽然没有在巴基斯坦发现从阿富汗输入新的病例,但尤其在靠近国际边界的阿富汗东部偏僻地区,正面临继续传播的风险。
委员会指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过去有一个共同和巨大的脊灰病毒传播区,但两国间最近的传播来自两国境内持续传播的孤立区域。以前流行脊灰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如果在这类地区采取强有力的规划行动,应能阻断这种跨境传播。委员会再度强调,根据《国际卫生条例》,两个会员国之间的脊灰病毒传播可以构成国际传播。
委员会对跨境协作努力表示赞赏,同时它也注意到并赞同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独立监督委员会的最新建议。独立监督委员会建议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的各合作伙伴应帮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建立一个联合执行和计划机构,促进跨境开展脊灰预防和控制工作。令委员会感到高兴的是,阿富汗喀布尔国际机场落实了针对所有年龄国际旅客的临时建议。
委员会指出,由于冲突、不安全状况以及薄弱免疫规划的低覆盖率,全球仍有大量脆弱地区和人群免疫接种不足。脆弱地区包括中东、非洲之角、中部非洲以及欧洲部分地区。如果在卫生系统遭受破坏和复杂的人道主义紧急情况下再度出现脊灰病毒,来之不易的成果就会迅速丧失。整个中东地区以及从阿富汗至巴基斯坦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加剧了脊灰国际传播风险。难民和流动人口可能会错过接种脊灰疫苗,从而增添欧洲、中东和非洲漏种和接种不足的人群。估计约有三四百万人流入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并涌入欧洲。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目前在世卫组织三个区域中发生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疫情显示,有关国家的常规免疫规划存在严重缺口,导致若干广阔地带面临脊灰疫情风险。2015年,共发生了5起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其中3例是1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乌克兰、马达加斯加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两例是2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尼日利亚和几内亚)。此外,在陷入冲突的南苏丹发生的另一起2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也值得关注。
在2014和2015年期间,未发生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际输出病例。但记录显示,过去曾至少在5段时期发生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际传播事件,而且全是2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际传播的整体风险历来似乎低于野生脊灰病毒,但如果不采取足够措施控制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此种风险可能会加剧。
委员会对乌克兰和马达加斯加缓慢的初步反应表示关注,但令人鼓舞的是,这两个国家改进了应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两国补充免疫活动的质量。委员会还指出,乌克兰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沟通活动并促进社区大力参与,以克服人们对疫苗的疑虑,并且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应协助制定适当的沟通策略和材料。在几内亚及其邻国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由于埃博拉疫情扰乱了卫生系统,免疫接种率和对急性迟缓性麻痹的监测水平显著下降,这可能会造成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进一步传播。
委员会为此敦促国际合作伙伴进一步支持几内亚应对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疫情。此外,应立即恢复对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样本的检测,并应尽快加强三个埃博拉疫情国的总体监测和免疫系统。委员会强调了在全球认证已消灭脊灰之前保持规划质量以及强有力的政治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结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委员会一致认为,脊灰的国际传播仍是一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提议将经修订的临时建议再延长3个月。委员会是在审议了以下因素后得出这一结论的:
- 2015年期间继续发生了野生脊灰病毒国际传播,其中涉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 未能在全球消灭世界上最严重的一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构成风险并进而造成代价。
- 继续需要采取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提高免疫力和监测野生脊灰病毒,阻止其国际传播,并降低新传播风险。
- 进一步国际传播对越来越多国家造成的严重后果,在这些国家中,免疫接种系统遭到冲突和复杂紧急情况削弱或破坏。这些脆弱国家的人口很容易受到脊灰疫情影响。脆弱国家的疫情极难控制,这可能会影响在收尾期完成全球消灭脊灰工作。
- 鉴于脊灰的国际传播大多发生在陆地边界地区,在区域级开展工作和进行大力跨境合作很重要,同时也认识到脊灰病毒活跃传播区引发远距离国际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
- 此外,关于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风险类别
为减少野生脊灰病毒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际传播风险,委员会按下列风险分类,向总干事提供以下建议:
野生脊灰病毒
- 目前输出野生脊灰病毒的国家;
- 感染了野生脊灰病毒、但目前还没有输出的国家;
- 不再感染野生脊灰病毒、但仍然容易受到国际传播影响的国家。
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 目前输出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家;
- 感染了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但目前还没有输出的国家;
- 不再感染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但仍然容易出现和传播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家。
委员会更新并采用以下标准,对未检测到新的输出病例阶段和未检测到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新病例,或未能从环境中分离出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阶段进行了评估:
不再输出的国家(未检测到新的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输出事件)
- 脊灰病毒病例:在最新输出事件导致的第一个病例发生日期之后12个月,加上1个月病例检测、调查、实验室检验和报告期,或在最新输入事件导致的第一个病例发生日期之后12个月内发生的所有急性迟缓性麻痹报告病例都已通过脊灰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输入新的1型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以及对在第一个病例之后12个月内采集的环境样本的检测结果也呈阴性,以时间较长者为准。
- 经分离在环境中发现输出的脊灰病毒:在输入新病例的国家中收集到第一例阳性环境样品之后12个月,加上1个月实验室检测和报告期。
不再感染的国家(未检测新的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 脊灰病毒病例:脊灰病毒病例:在最新病例发生日期之后12个月,加上1个月病例检测、调查、实验室检验和报告期,或在最后一个病例发生日期之后12个月内发生的所有急性迟缓性麻痹报告病例都已通过脊灰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输入1型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以及对在最后一个病例之后12个月内采集的环境样本的检测结果也呈阴性,以时间较长者为准。
- 经分离在环境中发现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在收集到最新阳性环境样品之后12个月,加上1个月实验室检测和报告期。
临时建议
目前输出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家
目前输出国:巴基斯坦(最后一次输出野生脊灰病毒:2015年8月27日)和阿富汗(最后一次输出野生脊灰病毒:2015 年6月6日)。
输出国应该:
- 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正式宣布(如果他们还没有这样做的话),阻断脊灰病毒传播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已作出此项宣布,应维持这一应急状态。
- 确保各年龄组所有居民和长期(即访问时间>4周)访问者在国际旅行之前4周至12个月接受一剂口服脊灰病毒疫苗或灭活脊灰病毒疫苗。
- 确保未在前4周至12个月接受一剂口服脊灰病毒疫苗或灭活脊灰病毒疫苗的紧急旅行者(4周内即将旅行者),至少在离境前接种一剂脊灰疫苗,这仍有保护作用,尤其对经常旅行者而言。
- 确保向这些旅行者提供《国际卫生条例》附件6所列的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以记录其脊灰疫苗接种状况并作为其疫苗接种证明。
- 在离境点限制没有适当脊灰疫苗接种证明文件的任何居民进行国际旅行。这些建议适用于所有离境点的国际旅行者,而不论其旅行方式如何(如陆路、航空、海运)。
- 考虑到跨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边境人员流动继续助长输出野生脊灰病毒,两国应进一步显著改善跨境努力,大幅改善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的协调工作,大幅提高跨境旅行者和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这两个国家多年来一直在主要边境口岸设有疫苗接种小组。为改善跨界工作协调,应更密切监督和监测过境点的疫苗接种质量,包括跟踪在入境后被确认为尚未接种疫苗的旅行者。
- 在达到以下标准之前维持这些措施:
- 每月向总干事提供关于国际旅行临时建议的一份执行情况报告,包括出行受限的居民人数以及在入境点接种了疫苗并获得证明文件的旅行者人数。
感染了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但目前还没有输出的国家
目前(在前6个月中检测到的任何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家:尼日利亚,几内亚,马达加斯加,乌克兰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家 | 病毒类型 | 自疫情开始以来的病例数 | 最近发生的病例 |
尼日利亚 | 2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 1 | 2015年5月16号 |
乌克兰 | 1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 2 | 2015年7月7日 |
几内亚 | 2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 2 | 2015年7月20日 |
马达加斯加 | 1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 11 | 2015年8月22日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 1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 3 | 2015年10月7日 |
这些国家应该:
- 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正式宣布(如果他们还没有这样做的话),阻断脊灰病毒传播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已作出此项宣布,应维持这一应急状态。
- 鼓励居民和长期访问者在国际旅行之前4周至12个月接受一剂口服脊灰病毒疫苗或灭活脊灰病毒疫苗;应鼓励紧急旅行者(4周内即将旅行者)至少在离境前接种一剂脊灰疫苗。
- 确保接种疫苗的旅行者获得适当文件,以记录其脊灰疫苗接种情况。
- 加强区域合作和跨境协调,以增强监测工作,迅速发现脊灰病毒,并大幅增加难民、旅行者和跨境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
- 在达到以下标准之前维持这些措施:
- 如果连续12个月没有传播证据,在12个月结束时向总干事报告为落实临时建议采取的措施情况。
不再受到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感染、但仍然容易受到国际传播影响的国家以及容易出现和传播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家
目前有: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叙利亚,伊拉克,以色列,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南苏丹。
这些国家应该:
- 紧急加强常规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
- 提高监测质量,特别是在高风险的流动人群和脆弱人群中,减少未发现的野生脊灰病毒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传播的风险。
- 加紧努力确保流动和跨境人口、国内流离失所者、难民和其他脆弱人群接种疫苗。
- 加强区域合作和跨境协调,以增强监测工作,迅速发现野生脊灰病毒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并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
- 维持这些措施,并记录充分开展高质量的监测和疫苗接种活动情况。
- 如果连续12个月没有证据显示再度出现了野生脊灰病毒或新出现和传播了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应在12个月结束时向总干事报告为落实临时建议采取的措施情况。
全球消灭脊灰行动以及其它国际组织(尤其是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应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以减少出现和传播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风险。
这些国家应按下表提供一份最终报告:
国家 | 发生最新病例/+从环境中分离出病毒 | 应提交最后报告的日期 |
埃塞俄比亚 | 2014年1月5日 | 2016年2月 |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 2014年1月21日 | 2016年2月 |
以色列 | 2014年3月30日 | 2016年4月 |
伊拉克 | 2014年4月7日 | 2016年5月 |
南苏丹 | 2015年4月19日 | 2016年5月 |
赤道几内亚 | 2014年5月3日 | 2016年6月 |
喀麦隆 | 2014年7月9日 | 2016年8月 |
尼日利亚 | 2015年5月16日* | 2016年8月 |
索马里 | 2014年8月11日 | 2016年9月 |
* 最近在尼日利亚发现2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委员会注意到规划缺口和目前面临的特别挑战和脆弱性,要求秘书处在2016年2月下一次会议上提供有关赤道几内亚、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进展报告。
针对所有受感染国的其它考虑事项
委员会强烈敦促全球消灭脊灰合作伙伴在目前该规划的关键时刻向所有受感染国提供最佳支持,协助其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落实各项临时建议。委员会建议,鉴于情况不断变化,有必要定期审查和评估国际传播风险以及为降低这些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情况。
委员会建议各国际合作伙伴在脊灰收尾期,协助受到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影响的国家制定适当的沟通战略和材料,以确保公众明确了解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能够将其与野生脊灰病毒区分开来,并维持对脊灰疫苗有效性、安全性和必要性的信心。鉴于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显示无脊灰国常规免疫规划存在严重缺口,委员会建议在常规免疫领域开展工作的各国际合作伙伴(例如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应紧急协助受影响国改进国家免疫规划。
委员会要求秘书处分析关于要求输出国在所有国际旅行者离境前为其接种疫苗的临时建议的实施工作的公共卫生效益和成本。
根据关于野生脊灰病毒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建议,根据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几内亚、乌克兰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提交的报告,并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总干事同意委员会的评估,于2015年11月25日确定,与脊灰病毒有关的事件,包括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事件,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总干事同意委员会关于“目前输出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家”、“感染了野生脊灰病毒或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但目前还没有输出的国家”、“不再感染野生脊灰病毒,但仍然容易受到国际传播影响以及容易出现和传播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国家”的建议,从2015年11月25日起,将委员会根据《国际卫生条例》修订的临时建议延期,以减少脊灰病毒的国际传播。
总干事感谢委员会成员和顾问提出的建议并请求他们在未来三个月内重新评估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