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一份新报告,自2000年以来,烟草使用率显著下降,但下降速度不够,不足以达到全球商定的关于防止罹患和死于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非传染性疾病的目标。
世卫组织与世界心脏联合会于2018年世界无烟日强调指出,烟草与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大死亡原因,占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总数的44%,每年造成1790万人死亡。
使用烟草和接触二手烟雾是导致包括心脏病和中风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每年造成大约300万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但有证据显示,人们严重缺乏对烟草引致的多种健康危害的认识。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指出:“大多数人知道使用烟草会导致癌症和肺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烟草还会引起心脏病和中风。心脏病和中风是全球最大杀手。世卫组织在今年世界无烟日强调指出,烟草不仅致癌,还伤害心脏。”
许多人知道烟草使用会加剧癌症风险,但很不了解烟草使用带来的心血管风险。在许多国家,人们的认识严重不足。例如全球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60%以上的人不知道吸烟会导致心脏病。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一半以上成年人不知道吸烟会引致中风。
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司司长Douglas Bettcher博士说:“政府有权保护公民,使其免受心脏病的不必要痛苦。可以采取的减少烟草带来的心脏健康风险的措施有,严禁在一切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并促进在烟草包装上印贴显示烟草对健康危害的警示。”
世界不能按计划实现减少烟草目标
世卫组织新发布的《2000-2025年吸烟趋势全球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烟草使用率持续下降,但每年仍有700多万人死于烟草。报告显示,在2000年,全球共有27%的人吸烟,到2016年降至20%。
但在减少烟草需求和相关死亡和疾病方面,行动步伐较慢,按此速度推算,全球以及许多国家实现不了到2025年将15岁以上人群烟草使用人数减少30%的承诺。照目前趋势,到2025年全球吸烟人数仅减少22%。
这份新报告的其它主要结论还有:
- 吸烟变化:全球目前共有11亿成年吸烟者,至少有3.67亿无烟烟草使用者。全世界吸烟人数在本世纪基本未变,2000年吸烟总人数也是11亿人。流行率虽下降,但由于人口增长,吸烟总人数基本未变。
- 按性别分类:2000年15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为43%,2015年为34%。2000年女性吸烟率为11%,2015年为6%。
- 无烟烟草:全球人口中约有6.5%的15岁以上人口使用无烟烟草(8.4%为男性,4.6%为女性)。
- 国家应对:在世卫组织所有会员国中,一半以上国家减少了烟草需求,近八分之一的国家到2025年可望达到减少30%烟草需求的目标。但各国必须进一步开展工作,监测各种形式的烟草使用,而不仅监测吸烟情况。目前,四分之一的国家缺乏本国烟草流行情况监测数据。
- 青少年:全球大约7%(2400多万名)13-15岁儿童吸烟(1700万男童,700万女童)。大约4%(1300万名)13至15岁儿童使用无烟烟草制品。
- 发展中国家:80%以上的吸烟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吸烟流行率下降速度较慢,低收入国家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
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卫生部门助理总干事Svetlana Axelrod博士说:“我们知道哪些政策和行动可以提高戒烟率和有助于防止人们开始使用烟草并减少需求。我们必须克服各种阻碍,执行烟草征税、禁止促销和实行简装等措施。为取得成功,最好是全球统一采取多部门行动对付烟草业。”
编者注: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各国承诺到2030年将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减少三分之一,并承诺实施《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于2005年2月生效,目前共有181个缔约方,覆盖全球90%以上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