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发新闻

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 埃博拉病—乌干达

2022年11月10日

疫情描述

 

乌干达的苏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主要流行病学指标,2022年9月20日至11月7日
确诊病例数 136
可能病例数 21
确认死亡人数 53
康复人数 62
卫生保健工作者中的病例数 18
受影响区县数 8/147
接受积极随访的接触者人数 1386
首例病例确诊以来的天数 48

疫情描述

从9月20日宣布出现疫情到11月7日,共报告发生了136例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确诊病例和53例确认死亡(病死率为38.9%),自上一次在2022年10月28日公布疾病暴发新闻以来分别增加了18%和66%。此外,自疫情开始以来,还报告了21例可能死亡,最后一例可能死亡是在9月29日通报的。自10月28日以来,卫生保健工作者中又报告发生了3例病例和3例死亡,导致这些人员中共有18例病例和7例死亡。

自上一份疾病暴发新闻发布以来,报告了一个新受影响的区(马萨卡),因此共有八个区报告了病例。受影响最严重的区仍然是穆本德,有63例(46%)确诊病例和29例(55%)确认死亡,其次是卡桑达,有46例(34%)确诊病例和19例(36%)确认死亡。布尼扬加布和卡加迪两个区已经40多天没有报告病例了。

截至11月7日,目前正在监测七个区的总共1386名接触者,随访率为92%。在10月31日开始的一周内,平均每天对1586名接触者进行随访,比前一周(从10月24日开始的一周)减少了16%,当时平均每天对1896名接触者进行随访。过去一周共有34名接触者出现症状。自疫情开始以来,已登记了3867名接触者,其中2237人(68%)已完成21天的随访期。

截至11月7日,至少收到2835份警报,平均每天收到71份警报。在收到的所有警报中,约有94%(n=2671)在24小时内进行了调查,其中1120例被确认为疑似病例。在24小时内调查的警报比例一直在稳步增加,在10月31日开始的一周内,几乎所有警报(657/659)都在24小时内进行了调查,其中31%(n=203)被确认为疑似病例。

自疫情开始以来,共收集了2139份样本(疑似病例样本、重复样本、拭子),其中419份是在10月31日开始的一周内采集的(与前一周收集和检测的377份样本相比增加了11%)。

1.截至2022年11月7日按发病日期分列的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例数(确诊和可能)和死亡人数(确认)。

使用 乌干达卫生部和世卫组织情况报告中报告的数据制作的图表

1. 截至11月7日按区分列的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例数(确诊和可能)和死亡人数(确认)。

确诊病例可能病例确认死亡可能死亡
布尼扬加布1 0 0 0
卡加迪1 0 1 0
坎帕拉17 0 2 0
卡桑达46 2 19 2
基埃盖瓜4 0 1 0
马萨卡1 0 1
穆本德63 19 29 19
瓦基索3 0 0 0
总计136 21 53 21

图2. 截至2022年11月7日按区分列的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确诊病例和死亡地图。

公共卫生应对

关于乌干达卫生部、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公共卫生应对的进一步信息,见卫生部和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联合发布的最新情况报告:https://www.afro.who.int/countries/publications?country=879

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GOARN)各伙伴已部署工作人员支持乌干达的应对活动,主要针对病例管理、感染预防和控制以及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项目、流行病学和监测、实验室、风险通报和社区参与以及安全和有尊严的埋葬。

邻国的防范和行动准备

六个邻国(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卢旺达、南苏丹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卫生部、国内和国际伙伴以及世卫组织正在支持应对苏丹埃博拉病毒的准备行动。其中包括启动针对苏丹埃博拉病毒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快速反应小组的进修培训;实验室进修培训;卫生保健机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启动/加强苏丹埃博拉病毒监测系统;社区参与和风险通报;在入境口岸进行筛查;以及除其它活动外,评估和加强病例管理能力。

要求各国在高风险地区/州将行动准备活动传导到亚国家级,以阻止苏丹埃博拉病毒侵入其社区。开发了一种新的在线防范情况评估工具,以衡量关键绩效指标,量化和记录乌干达众多高风险地区和乌干达六个邻国的防范能力运作情况,促进对实际准备状态的实时监测。

此外,这六个国家的外部利益攸关方将对防范情况进行联合评估。联合评估团将评价国家级以及高风险的亚国家级地区/州的防范情况。联合评估团的报告将详细介绍所有支柱部门和所有面临风险的亚国家地区的防范能力。

世卫组织的风险评估

2022年11月1日,世卫组织对这一事件的风险评估做了修订,在国家级由高度调为极高度,在区域级由低度调为高度,而全球级的风险水平保持较低。

在国家级估计的极高的风险是基于若干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缺乏获得批准的医疗对策;苏丹埃博拉病毒疫情发现较晚,并蔓延到多个区(包括坎帕拉等人口超过400万且与许多邻国有旅行联系的大城市);人口流动性高,据报告有一些高危接触者和有症状病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各区之间旅行;尽管开展了大量病例查找工作,但仍有可能遗漏一些接触者;据报告,受影响地区在社区参与方面存在挑战;许多病例前往感染预防和控制做法欠佳的各种卫生机构。

本次疫情是乌干达自2012年以来首次暴发苏丹埃博拉病毒疫情。近年来,乌干达提高了应对埃博拉疫情的能力,并利用现有资源动员和组织了当地能力,以提供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但如果病例数继续上升且疫情蔓延到其它人口稠密地区,该系统可能会不堪重负,因为该国同时需要应对多种突发事件,包括炭疽、COVID-19、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和黄热病等疫情,以及普遍存在的粮食不安全。

在区域级,由于缺乏获准使用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国内和与邻国之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薄弱的跨境监测进一步加剧了疾病传播风险,以及卫生系统需要应对多种突发事件,所以风险被评估为很高。

将根据可获得和共享的信息持续评估风险。

世卫组织的建议

苏丹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成功控制依赖于采取一揽子的干预措施,包括临床管理、社区参与、监测和接触者追踪以及加强实验室能力。

需要在卫生保健中实施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例如,手部卫生、卫生工作者培训、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废物管理、环境清洁和消毒等),并持续监测和监督措施的实施,以减少通过卫生保健机构扩大疫情的风险。确保提供安全和有尊严的埋葬,在社区环境中支持感染预防和控制(包括足够的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设施、手部卫生能力和安全的废物管理)以及社区参与和社会动员,对于预防和减轻持续的传播至关重要。

在发现病例后,早期开始支持性治疗已被证明可显著减少苏丹埃博拉病毒造成的死亡。

在入境口岸确立积极的监测是疫情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减轻乌干达与邻国之间高频率跨境流动性造成的国际传播风险。

根据当前疫情的现有信息,世卫组织建议不要对乌干达施加任何旅行和/或贸易限制。

更多信息

出处说明: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11月10日)。疾病暴发新闻;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乌干达。可查阅: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