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的报告称,将近100个国家的城市居民健康新数据表明,随着世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卫生不公平,尤其是贫富两端城市人口之间的不公平,已成为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
例如,在91个国家的城市地区,只有半数家庭享有自来水,最富有的20%的家庭,其享有自来水的比例,为最贫穷的20%的家庭的2.7倍。在非洲,这一比例接近17倍。
今天有大约37亿人生活在城市中。到2030年,还将增加10亿人,新增数字的90%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将进一步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与确保全民健康覆盖有关的具体指标,即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都获得所需的卫生服务,不必担心因付费而陷入经济困境。
卫生不公平妨碍进步
报告认为,在79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最贫穷的五分之一的城市家庭中的儿童,其死于五岁之前的平均数字,可能两倍于最富有的五分之一的家庭中的儿童。在现有可比较数据的国家中,10个国家有将近9个国家的城市贫民没有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关于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具体指标。
报告强调了各国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解决城市中种种卫生悬殊及其决定因素的紧迫性,确认了在广州和拉各斯,利马和旧金山等等情况迴异的城市中出现的达成全民健康覆盖的创新方式。
“迫切需要查明和减少卫生不公平,尤其是对最弱势群体而言,例如今日有将近10亿人生活在城市贫民窟或棚户区中,”负责卫生系统和创新问题的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Marie-Paule Kieny博士说。“本报告为各国和各城市提供了减少卫生不公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切实手段。”
在一些城市地区增进了其健康覆盖的同时,报告发现,对穷人的覆盖范围仍然落后。目前,世界上至少有四亿妇女、男人和儿童被排斥在享有可负担的卫生保健这项基本人权之外。他们很少或不能享有卫生服务,健康保险也或者不充分,或者完全不存在。
报告载有一个新的城市全民健康覆盖一览表,它分析了94个国家的九项指标,该表显示了持续存在巨大的卫生服务覆盖不公平,尽管城市地区的服务覆盖水平要高于其各自国家的平均覆盖水平。
为民众与健康而规划城市
日益扩展的城市化带来了独特的卫生挑战,包括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双重负担、空气污染、水和环境卫生的获得,以及需要改善营养、增加身体活动和建立对卫生突发事件的抗御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将需要国家和城市采取重大步骤,实现全民健康覆盖。
城市的规划方式,在当前和在今后,都会深刻影响其居民是否有能力过上长寿、健康和富有生产性的生活。报告载有一些解决办法,用于确保获得水和环境卫生,减少城市的无序拓展,并制定新的交通方案,加强道路安全,促使城市关爱老人和便利残疾人,管理城市卫生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的抗御能力,同时增加更健康居所,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贫民窟的居民的更健康居所。
报告还介绍了可减轻城市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一整套全面的干预措施,包括:
- 城市禁烟法规及其推行;
- 改变建筑环境和促进替代性交通选择,以增加身体活动,减少空气污染;
- 采取新的城市食品环境方针,减少营养不良和肥胖症;
- 可负担和卫生的住房;以及
- 与安全相关的努力。
这些措施合在一起,将对减少腹泻疾病、室内和环境空气污染、非传染性疾病和其它疾病,拯救千百万人性命,提高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从纽约市到中国,再到墨西哥城、巴塞罗那和南非的多个例子都显示了这些影响,尤其是同时采用多项干预措施的影响。
“在城市中,卫生的进步不仅取决于卫生系统的力量,还取决于城市环境的形成。借助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促进了效率、协同和相互受益,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主导和撰写报告的世卫组织日本神户卫生发展中心的主任Alex Ross说。
“健康的人口是建立具有经济竞争力和包容性的城市的关键所在,”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Joan Clos说。“这份新的报告载明了采取联合行动执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机遇,是对准备于2016年10月在基多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城市发展会议和实现新的城市议程的重大贡献。”
对编辑的说明:
本报告:
- 利用关于城市卫生不公平模式及其社会、经济和环境决定因素的最新数据,修订世卫组织/联合国人居署2010年联合全球报告——《隐藏的城市:揭露并克服城市环境中的卫生不公平现象》。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针对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卫生突发事件、营养、环境卫生(空气污染、水和卫生设施)、交通、住房、能源和安全等问题,系统综合关于部门间行动和对卫生的影响的证据。
- 介绍须加强治理和领导以获取成果,包括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以及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健康人口构成了城市乃至国家和世界可持续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充分实现人的潜力的基础。
- 凸显亟需干预的领域,以及知识的差距,尤其是说明各类城市卫生干预措施的影响,以及减少卫生不公平的办法。
- 强调卫生不公平和弱势人口,尤其是今天有将近10亿人生活在城市贫民窟和棚户区,预测到2050年,其人数将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