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实
- 孢子丝菌病是由若干种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下感染。
- 感染零星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有些地区的感染流行率很高,每10万人25至100例。
- 其中一个物种,巴西孢子丝菌,可引起通过猫传播的人畜共患感染。南美洲受该物种影响的国家主要是巴西,过去10年报告了11000多例人类病例。
- 虽然孢子丝菌病主要影响皮肤和皮下组织,但也可能蔓延到其它部位,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引起脑膜炎、关节炎和呼吸道感染。一些患者的皮肤病变可能非常广泛,特别是艾滋病毒感染者。
- 孢子丝菌病通过显微镜、组织病理学或培养诊断。正在开发分子诊断工具,但尚未广泛使用。
- 孢子丝菌病可以很容易地有效治疗。
概述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通常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零星发生的感染。它由孢子丝菌属若干不同真菌引起,包括申克孢子丝菌、球形孢子丝菌、墨西哥孢子丝菌和巴西孢子丝菌。真菌自然存在于植物材料上。它们通过皮肤上的裂口感染人,并侵入皮肤更深层。巴西孢子丝菌感染猫和其他哺乳动物,并可以从它们传播给人类。这导致南美洲巴西和几个邻近国家发生大规模渐进性疫情蔓延。孢子丝菌病导致疼痛、难看的皮肤损伤和社会污名。中国也有与洪水有关的孢子丝菌病暴发的报道。危地马拉、墨西哥、秘鲁和南非存在局部高流行地区。南非发生的孢子丝菌病与矿工接触被污染的木制矿井支柱后感染有关。可以用抗真菌药物成功地治疗孢子丝菌病,如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
问题的范围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皮下真菌感染,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但温带地区也有散发病例。病例最多的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特别是巴西)、美国南部、非洲、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地区发现过与受污染木材(例如矿山中使用的材料)或洪水有关的聚集性病例,但通常某地区暴发疫情的原因不详。
哪些人面临风险?
孢子丝菌病影响原本健康的人,通常是那些从事农业或工作中涉及植物或植物材料(如包装稻草或茅草)的人。也有人在休闲户外活动中因皮肤擦伤而发生真菌暴露。与家猫或野猫接触也可能是某些地区发生感染的原因,特别是兽医和其他照顾猫的人。
体征和症状
孢子丝菌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在暴露的皮肤部位如面部、腿部或手臂出现结节和斑块。这些可能仅限于一个部位(固定型)。或者,结节可能沿淋巴管排列(皮肤淋巴管型),称为孢子样扩散。这种形式是典型的孢子丝菌病,但其他被忽视的热带病也可能出现类似临床形态,如皮肤利什曼病。结节和斑块都可能发生溃疡。孢子丝菌病也可能影响黏膜,如口腔和其他部位,包括眼睛。
因猫科动物相关感染而生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额外的皮疹,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会对细菌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称为多形性红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更广泛的皮疹,即在皮肤不同部位出现三处或更多处病变。也有较罕见的身体内部孢子丝菌病,可导致关节炎、呼吸道感染甚至脑膜炎。
传播
皮肤孢子丝菌病有两种感染途径,都涉及皮肤创伤接触真菌。典型的临床表现通过腐烂草木传播,第二种(人畜共患病)由动物传播引起。猫科动物抓伤是后者的常见来源,但也可能因伤口或破损皮肤接触真菌发生。也有接触受感染猫的渗出液而感染的报告。这种人畜共患病在南美洲持续和蔓延,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个来源。
治疗
感染对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有反应。也有地方使用口服碘化钾饱和溶液,但需要相关人员具备配药技能。罕见的全身性孢子丝菌病可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
预防和控制
除及早识别和治疗受感染猫只外,现时并无公认的预防措施。在处理玫瑰、干草和泥炭藓时使用手套、防护服和鞋子有可能减少感染。
挑战
诊断取决于从病灶或活检材料中刮取或刮除的特征性真菌细胞。在许多情况下,病变中几乎没有可见的生物体,此时培养或分子诊断更有助于确诊。所有这些都涉及实验室诊断技能和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适当培训。
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患者购买药品的费用也对成功完成治疗构成挑战。为猫提供数月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通常过于昂贵,无法帮助控制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全球影响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会减少社会交往。猫获得性巴西孢子丝菌感染通常需要更长疗程,例如3-4个月。控制这种变异株还需要医疗和兽医团队之间的合作。一些孢子丝菌病疫情与导致洪水的天气事件有关。这表明,这种真菌病的发生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世卫组织的应对
孢子丝菌病被世卫组织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病,是不断发展的皮肤型被忽视热带病防治规划的一部分。主要工作包括通过摸底调查获得详细的流行率数据、寻找新的即用型快速诊断检测方法和寻找新药。还以在线课程(正在进行)、培训手册和移动应用程序的形式将孢子丝菌病列入世卫组织专门针对皮肤型被忽视热带病的培训材料。控制南美洲猫相关孢子丝菌病暴发是公共卫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