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描述
本疾病暴发新闻涉及多国猴痘疫情,是对先前发布的6月10日疾病暴发新闻的更新,其中提供了最新数据、关于监测和报告、“同一健康”、集会、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以及国际旅行和入境口岸的一些进一步详情。
在本期中,我们取消了流行国家和非流行国家之间的区别,在可能的情况下一起报告各国情况,以反映所需的统一应对措施。
疫情一览
自2022年1月1日以来,世卫组织五个区域(美洲、非洲、欧洲、东地中海和西太平洋区域)的42个会员国向世卫组织报告了猴痘病例。截至6月15日,共向世卫组织报告了210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例可能病例,包括1例死亡。报告最近与新伴侣或多个伴侣发生性关系的男男性行为者仍然是主要受猴痘疫情影响的人。
虽然流行病学调查还在进行中,但最近疫情中报告的大多数病例是通过初级或二级卫生保健设施的性健康或其它卫生服务机构发现的,旅行史主要涉及欧洲、北美或其它国家,而不是历史上已知存在该病毒的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情况是,最近仅在当地旅行或根本没有旅行。
在一个国家确认一例猴痘病例,就被认为是一次疾病暴发。在最初与历史上报告猴痘的地区缺乏流行病学联系的情况下,猴痘在若干区域意外出现,这表明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未被发现的传播。
世卫组织将全球级的风险评估为中等,因为这是世卫组织宽泛地理区域内许多国家首次同时报告许多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但同时,当前疫情中的死亡率仍然很低。
疫情描述
2022年1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世卫组织五个区域的42个国家累计向世卫组织报告发生了210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例可能病例和1例死亡。大多数病例(98%)是自2022年5月以来报告的(图1)。
图1. 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15日按世卫组织区域分列的猴痘确诊病例,数据截至2022年6月15日欧洲中部夏令时17:00
注:当前流行病学周的数据不完整,应谨慎解释。
大多数(84%)的确诊病例(n=1773)来自世卫组织欧洲区域。报告确诊病例的还有非洲区域(n=64;3%),美洲区域(n=245;12%),东地中海区域(n=14;<1%)和西太平洋区域(n=7;<1%)。在报告人口统计信息和个体特征的14个国家的病例中(2103例确诊病例中有468例),99%报告为0至65岁男性(四分位数范围:32至43岁;中位年龄为37岁),其中大多数人自我认同为男男性行为者。
图2和表1显示了2022年1月1日至6月15日欧洲中部夏令时下午5点向世卫组织报告或由世卫组织确定的按国家分列的猴痘病例数。
随着获得更多信息和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核实数据,病例数有所波动。
在以往的更新中,我们纳入了非洲区域的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我们现在主要关注确诊和可能病例,包括确诊和可能病例中的死亡。
图2. 2022年1月1日至6月15日欧洲中部夏令时下午5点,向世卫组织报告或由世卫组织从官方公开来源发现的猴痘病例的地理分布情况(n=2103)
表1. 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15日按世卫组织区域分列的猴痘确诊病例,数据截至2022年6月15日欧洲中部夏令时17:00
迄今为止,与本次疫情相关的猴痘病例的临床表现参差不齐。本次疫情中的许多病例没有出现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随后出现离心性皮疹)。所描述的非典型特征包括:只呈现少数或甚至仅一处皮损;皮损始于生殖器或会阴/肛周区域,不会进一步扩散;皮损出现在不同的(异步)发展阶段;以及在发烧,乏力和其它全身症状发作之前出现皮损。性接触期间的传播方式依然不得而知;虽然已经知道,密切的身体接触和亲密的皮肤与皮肤或脸贴脸的接触可导致传播(通过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皮肤或皮损),但尚不清楚性体液(如精液和阴道液)在猴痘传播中的作用。
公共卫生应对
世卫组织继续支持信息共享。会员国已启动临床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以协调全面的病例发现、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调查、临床管理和隔离以及实施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正在对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如果有的话)进行基因组测序。若干欧洲国家(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尼日利亚、新加坡和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公布了在当前疫情中发现的猴痘病毒的全长或部分基因组序列。虽然调查还在进行中,但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的初步数据表明,检测到的猴痘病毒基因属于西非分支。
一些会员国正在部署使用ACAM-2000和MVA-BN疫苗,以管理密切接触者。另一些国家可能持有LC16或其它疫苗。
正在或已经制定临时指导意见,在以下方面支持会员国:提高认识;监测、病例调查及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诊断和测试;临床管理及感染预防和控制;疫苗和免疫接种;以及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请参阅下文中“世卫组织的指导和公共卫生建议”的部分)。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目前,全球级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因为这是世卫组织宽泛地理区域内许多国家首次同时报告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但同时,当前疫情中的死亡率仍然很低。
显然在新近受到影响的国家,病例主要(但并非全部)在参与大范围性网络并自我认同为男男性行为者中得到确认。人际传播仍在继续,仍然主要发生在一个人口群体或社会群体中。实际病例数可能仍然被低估。部分原因可能是,对以前认为主要发生在西非和中非的这种传染病缺乏早期临床识别,大多数病例为非重症临床表现,监测有限,以及缺乏广泛可用的诊断方法。虽然正在努力弥补这些差距,但重要的是要对所有人群中的猴痘保持警惕,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目前,在明显新近受影响国家中的传播主要与近期的性接触有关。很有可能会发现更多没有确定传播链的病例,包括可能在其他人群中。鉴于世卫组织若干区域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数目众多,其它国家极有可能也会发现病例,而且病毒将进一步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通过与传染性皮损或皮肤粘膜溃疡的密切或直接身体接触(脸贴脸、皮肤与皮肤、口对口、口与皮肤)(包括性活动期间)、呼吸道飞沫(可能还有短程气溶胶)或接触受污染的材料(例如亚麻织品、床上用品、电子产品、衣服、性玩具)而发生的。
目前对公众的风险仍然很低。但如果卫生工作者在不穿戴适当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传播的情况下与病例接触,则存在风险;虽然在本次疫情中尚无报告,但过去记录了卫生保健相关感染的风险。如果猴痘开始更广泛地传播到更脆弱的群体并在该群体范围内传播,就有可能对健康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已认识到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包括艾滋病毒感染控制不佳的人,罹患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更高。虽然对怀孕期间感染猴痘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但有限的数据表明,感染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及母亲的不良后果。
迄今为止,在新近受影响的国家发现的、其样本经PCR确认的所有病例,已被确定为感染了西非分支。猴痘病毒有两种已知的分支,一种首先在西非发现,另一种在刚果盆地地区发现。过去,西非分支的总体病死率较低,为<1%,而刚果盆地分支似乎更经常引起严重疾病,以前报告的病死率高达约10%;这两项估计都是基于非洲地区一般较年轻人群的感染情况。在消灭天花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更多的人通过接触天花或接种天花疫苗对正痘病毒产生了免疫力。因此,最初大多数早期人类猴痘病例都是在易于染病并因此面临更严重疾病风险的儿童中发生的。
过去,天花疫苗接种被证明对猴痘有交叉保护作用。今天,以往天花疫苗接种的任何持续免疫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存在于42至50岁或以上的人身上,这取决于国家,因为天花疫苗接种规划于1980年消灭天花后在全世界结束。对于接种过疫苗的人,保护作用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消灭规划最初(第一代)的天花疫苗不再向公众提供。
一些国家正在部署使用天花和猴痘疫苗(如果有的话),以管理密切接触者。第二代和第三代天花疫苗已被开发出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中一种已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该疫苗基于一种牛痘病毒株(通常称为Ankara Bavarian Nordic改良牛痘毒株或MVA-BN)。该疫苗已在加拿大和美国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在欧盟,这种疫苗被批准用于在特殊情况下预防天花。一种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已被欧洲药品管理局、加拿大卫生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天花。该药还在欧盟被批准用于治疗猴痘。世卫组织召集了专家,审查有关天花和猴痘疫苗的最新数据,并就如何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这些疫苗提供指导。
世卫组织建议
世卫组织在下文中就应对多国猴痘疫情所需采取的行动提供的建议,是基于其技术工作,并得到与世卫组织现有咨询机构的磋商提供的信息支持,这些机构包括:传染病危害战略技术咨询小组(STAG-IH);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天花和猴痘疫苗问题特设工作小组;突发事件社会科学技术工作组;天花病毒研究咨询委员会;世卫组织研究与发展(R&D)蓝图协商会:猴痘研究;新型病原体溯源科学咨询小组(SAGO);以及特设专家会议的结果。
所有国家都应警惕与皮疹患者相关的信号,皮疹按顺序发展,即在身体所有受影响部位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斑疹、丘疹、囊泡、脓疱、结痂,并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腰痛和肌肉疼痛。在当前疫情期间,许多人出现了非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皮疹,可能仅呈现一处皮损。皮损的出现可能是异步的,可能主要或仅在生殖器周围和/或肛周分布,并伴有局部疼痛性淋巴结肿大。一些患者也可能出现性传播感染,应进行适当的检测和治疗。这些人可能会到各种社区和卫生保健机构就诊,包括但不限于初级和二级保健机构、发热门诊、性健康服务、传染病科、妇产科、急诊科和皮肤科诊所。
提高可能受影响社区以及卫生保健提供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认识,对于识别和预防进一步的病例以及有效管理当前疫情至关重要。
应当向任何符合疑似病例定义的个人提供检测。检测决定应基于临床和流行病学因素,并结合对感染可能性的评估。由于引起皮疹的病症范围很广,并且由于本次疫情中的临床表现可能常常是非典型的,因此可能很难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区分猴痘。
护理疑似或确诊猴痘患者,需要通过适应当地环境的筛查尽早发现,及时隔离和迅速实施适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标准和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包括为护理疑似/确诊猴痘患者的卫生工作者提供呼吸器,并强调安全处理床单和管理环境),对患者进行体检,开展检测以进行确诊,对轻度或无并发症的猴痘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监测和治疗并发症和危及生命的病症,如皮肤损伤恶化、皮肤损伤的继发性细菌感染、眼部损伤,以及罕见的严重脱水、严重肺炎或脓毒症。对在家中隔离的不太严重的猴痘患者,需要谨慎评估在家中安全隔离和维持必要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能力,以防止把疾病传播给其他家庭和社区成员。
应维持预防措施(隔离),直到皮损结痂,痂壳脱落,并在下面形成一层新鲜的皮肤。
在即将举行的小型和大型集会中,特别是在社交和性网络中,信息应传达给最需要的人,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密切、频繁或长期的身体或性接触,特别是如果涉及一个以上的伴侣。应尽一切努力避免对可能受猴痘影响的个人和社区造成不必要的污名化。
世卫组织正在密切监测疫情,并支持与会员国和伙伴合作进行国际协调。
有关世卫组织的相关文件,请参阅下面的“信息”部分。为便于参考,下文提供了对这些文件的重要更新以及正在编写的文件的要点。
监测和报告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六条,已经开发并与会员国分享了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进行报告的最低限度数据集(格式为病例报告表)。这些数据将通过世卫组织信息产品定期编撰并以汇总形式公开分享。还与会员国分享了另一份深入的病例调查和接触者追踪表(CIF)。该表格可用于调查病例的暴露风险和传播动态以及接触者的继发感染风险。世卫组织正在努力确定可能有兴趣分享这些详细数据或分析结果的会员国,以便充实全球对当前疫情的了解。正在最后确定支持使用病例调查和接触者追踪表的方案。
世卫组织还在Go.Data平台上提供病例报告表(CRF)以及病例调查和接触者追踪表(CIF),以便促进在当地收集、分析和/或共享相关数据。过去的疫情中曾使用传播链分析和网络可视化来识别聚集性病例,了解暴露模式,并量化不同环境中的病毒传播。在当前猴痘疫情的背景下,了解这些传播模式不仅对于确定哪些控制措施有效至关重要,而且将能够对呼吸道传播的程度进行定性并确定是否发生了多次传播(人类或人畜共患病)。迄今为止,各国可用的工具有限,很难绘制这些传播链的图谱并实时识别聚集性病例或传播的背景。这为Go.Data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供会员国、合作伙伴和各机构用于加强疫情应对活动,主要是在传播链的生成、可视化和分析方面。通过其“可视化”功能,Go.Data将使各国能够实现传播链的实时可视化,这将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并识别因未被发现的病毒传播或新流行的分支而遗漏的潜在新病例。Go.Data猴痘疫情模板和相关元数据描述可根据请求通过电子邮件godata@who.int获得,世卫组织可提供实施方面的技术支持。
实验室检测和样本管理
详情见猴痘病毒实验室检测:临时指导文件(2022年5月23日)
风险通报和社区参与
宣传猴痘相关风险,并让高危和受影响的社区、社区领袖、民间社会组织和卫生保健提供者(包括性健康诊所的卫生保健提供者)参与预防、发现和护理,对于预防进一步的继发病例和有效管理当前疫情是必不可少的。就该病如何传播、其症状和预防措施提供公共卫生建议,并以风险最大的人群为目标开展社区参与,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播至关重要。宣传必须直接,明确并能够吸引目标受众。
任何与感染者有直接接触(例如,脸贴脸、皮肤与皮肤、口对口、口与皮肤,包括但不限于性接触)的人都可能感染猴痘。自我保护的步骤包括避免与患有局部肛门生殖器皮疹或皮肤损伤的人发生性接触,并限制性伴侣的数量;避免与具有符合可能的猴痘感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并避免共用个人物品(例如餐具、衣服、电子设备、床上用品);用水和肥皂或含酒精的凝胶保持双手清洁;以及维持呼吸礼仪。
如果一个人出现症状,例如面部、手、脚、眼睛、嘴巴和/或生殖器及肛周区域出现水疱的皮疹,发烧,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酸痛,以及疲劳,他们应该联系卫生保健提供者,并接受猴痘检测。如果怀疑或确认有人患有猴痘,应该对他们进行隔离,检测,临床评价以评估并发症,避免皮肤接触和脸贴脸与他人接触,并避免性行为,包括接受性和插入性的口交、肛交或阴道性交,直到所有皮损结痂,痂壳脱落,并在下面形成一层新鲜的皮肤。在此期间,对病例可以给予支持性治疗以缓解猴痘症状。照顾猴痘患者的任何人都应该采取上述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作为预防措施,世卫组织建议在康复后12周内的性活动(接受性和插入性口交/肛交/阴道性交)期间坚持使用避孕套,以减少尚不了解的潜在猴痘传播风险。
长期存在猴痘国家的居民和前往这些国家的旅行者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患病哺乳动物,例如啮齿动物、有袋动物、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死体或活体)等,并应避免食用或经手野味(丛林肉)。在2003年美利坚合众国以前的一次疫情中,宠物草原犬的主人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宠物而受到感染。因此,任何环境中的猴痘患者都应注意,接触动物,例如那些可能作为宠物饲养在家中的动物,在理论上存在风险。
世卫组织正在通过猴痘问答、大众宣传平台和其它材料不断更新内容。请参阅下文中“世卫组织的指导和公共卫生建议”的部分。
集会
可能涉及身体接触(包括性行为)的聚会和活动,如果涉及人与人之间密切、长期或频繁的互动,则可能产生有利于猴痘病毒传播的环境,这反过来又可能使参加者接触到皮损、体液、呼吸道飞沫和受污染的材料。
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并根据需要共享信息,在发现猴痘病例的地区可以安全地举行有计划的集会。此外,此类活动可作为机会,向特定人口群体宣传公共卫生信息。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已知和可信的沟通渠道,以及用受影响人群使用的语言和术语,尽早、经常、始终如一地进行沟通。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和活动管理者应共同努力,确保在活动之前、期间和之后向活动参与者传达有针对性的信息。强烈建议与对受影响人群有直接和信任关系的社区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密切合作。
可以考虑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降低与此类活动相关的猴痘传播风险:
- 活动组织者应了解猴痘在活动举办地的流行病学情况、传播和预防方式,以及如果一个人出现猴痘相关体征和症状应采取什么行动,包括可以在什么地方寻求适当医护。此信息应与潜在参加者以及参与活动规划和开展的所有人共享。
- 应利用集会作为信息宣传和社区参与的机会;还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举办活动的社会背景上,重点关注与附带活动和计划外聚会相关的个人风险行为(即在酒吧和酒馆、家庭聚会、私人空间等的人员聚集)。
- 有猴痘相关体征和症状的人应避免与任何其他人密切接触,并应避免参加聚会。他们应遵循相关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建议。
- 尽管猴痘和COVID-19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不同,但在社交聚会期间采取的一些COVID-19预防措施,例如保持身体距离和定期洗手,也可以有效防止猴痘病毒的传播,因此应该继续执行;不鼓励进行皮肤与皮肤和脸贴脸的接触。
- 应避免与有猴痘相关体征或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包括不进行亲密接触或性接触。
- 如果适用,可以收集聚会参与者的与会名单,以便在发现猴痘病例时便于追踪接触者。
- 应向负责处理在活动期间生病的与会者的工作人员提供信息,说明如何管理具有猴痘相关体征和症状的人。
- 应始终提醒与会者为他们的决定和行动承担个人层面的责任,以保护他们自己的健康、与他们交往者的健康,并最终保护他们所在社区的健康。这对于自发或计划外的聚会尤其重要。
由于这是大型集会的标准做法,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更是如此,因此促请主管部门和活动组织者采用世卫组织建议的基于风险的方法进行决策,并针对正在筹备的大型或小型社会活动进行调整。在当前疫情的背景下,应考虑并预见到与猴痘相关的风险。
“同一健康”
在长期存在猴痘的地区,不同的野生哺乳动物已被确定为易于感染猴痘病毒。其中包括绳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等。某些物种可能有无症状的感染。其它物种,如猴子和类人猿,表现出人类典型的皮疹。到目前为止,没有记录在案的证据表明家畜或牲畜受到猴痘病毒的影响。也没有记录在案的证据表明猴痘会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然而,仍然存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假定风险;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例如猴痘患者与家养宠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当管理废弃物,以防止疾病从受感染的人类传播给家中(包括宠物)、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易感动物,以及传播给住房周边的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
国际旅行和入境口岸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会员国采取任何干预进出旅客国际交通的措施。
任何感到不适的个人,包括发烧并伴有皮疹样疾病,或被管辖区卫生主管部门视为猴痘疑似或确诊病例的人,应避免进行任何旅行,包括国际或本地旅行,直到卫生保健提供者或公共卫生单位不再将其视为公共卫生风险。在旅行期间或返回后出现皮疹样疾病的任何个人应立即向卫生专业人员报告,提供关于所有近期旅行的信息、免疫接种史(包括他们是否接种过天花疫苗或其它疫苗,例如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带状疱疹疫苗,以支持作出诊断),并根据世卫组织猴痘监测、病例调查和接触者追踪临时指导意见(请参阅下文中“世卫组织的指导和公共卫生建议”的部分)提供密切接触者的信息。已被确定为猴痘病例接触者并因此受到健康监测的个人,应避免进行任何旅行,包括国际旅行,直至其健康监测期结束。
公共卫生官员应与其它地点的旅行运营商和公共卫生同行合作,联系乘客和在旅行时可能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应在入境口岸提供健康促进和风险通报材料,包括关于如何识别猴痘相关体征和症状的信息,为防止疾病传播而建议的预防措施,以及在需要时如何在目的地寻求医疗护理。
世卫组织敦促所有会员国、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临床医生、卫生和社会部门合作伙伴以及学术、研究和商业伙伴迅速做出反应,遏制猴痘在当地传播,并进而遏制猴痘在多国暴发。该病毒在以前造成影响或新造成影响的任何地区确立自己作为一种人类病原体的地位并能够有效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之前,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更多信息
世卫组织的指导和公共卫生建议
- 世卫组织 - 猴痘疫苗和免疫接种:临时指导文件,2022年6月14日。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56120/WHO-MPX-Immunization-2022.1-eng.pdf
- 猴痘临床管理及感染预防和控制:临时快速反应指导意见,2022年6月10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 世卫组织技术简报(临时)和重点行动:世卫组织东南亚区域加强猴痘防范工作,2022年5月28日。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searo/whe/monkeypox/searo-mp-techbrief_priority-actions_300522.pdf?sfvrsn=ae7be762_1
- 世卫组织 - 猴痘病毒实验室检测:临时指导文件,2022年5月23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ONKEYPOX-laboratory-2022.1
- 世卫组织 - 猴痘的监测、病例调查和接触者追踪:临时指导文件,2022年5月22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ONKEYPOX-surveillance-2022.1
培训与教育
- 世卫组织关于猴痘的实况报道,出版日期:2022年5月19日。http://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onkeypox
- 健康专题 – 猴痘:https://www.who.int/zh/health-topics/monkeypox#tab=tab_1
-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工具包。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documents/emergencies/outbreak-toolkit/monkeypox-toolbox-20112019.pdf?sfvrsn=c849bd8b_2
- 世卫组织开放平台。在线培训模块。猴痘:介绍。2020年。英语,法语
- 世卫组织开放平台。扩展培训。猴痘流行病学、防范和应对。2021年。英语,法语
风险通报和社区参与
- 关于欧洲猴痘疫情期间夏季事件向公共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的临时建议,2022年。2022年6月14日。https://www.who.int/europe/publications/m/item/interim-advice-for-public-health-authorities--on-summer-events-during-the-monkeypox--outbreak-in-europe--2022
- 关于欧洲猴痘疫情期间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的临时建议,2022年。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联合报告,2022年6月2日。https://www.euro.who.int/__data/assets/pdf_file/0009/539046/ECDC-WHO-interim-advice-RCCE-Monkeypox-2-06-2022-eng.pdf
-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向卫生工作者提供的最新情况和建议,2022年5月26日。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risk-comms-updates/update_monkeypox-.pdf?sfvrsn=99baeb03_1
- 世卫组织 - 猴痘:对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的公共卫生建议,2022年5月25日。https://www.who.int/news/item/25-05-2022-monkeypox--public-health-advice-for-gay--bisexual-and-other-men-who-have-sex-with-men
- 风险通报和社区参与。关于世卫组织欧洲区域近期猴痘疫情的公共卫生建议,2022年5月24日。https://www.euro.who.int/__data/assets/pdf_file/0004/538537/public-health-advice-monkeypox-eng.pdf
- 猴痘问答,2022年5月20日。https://www.who.int/zh/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monkeypox
- 关于欧洲猴痘疫情期间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的临时建议,2022年。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联合报告,2022年6月2日。https://www.euro.who.int/__data/assets/pdf_file/0009/539046/ECDC-WHO-interim-advice-RCCE-Monkeypox-2-06-2022-eng.pdf
数据管理
- 猴痘最低限度数据集病例报告表(CRF),2022年6月14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minimum-dataset-case-reporting-form-(crf)
- 世卫组织猴痘全球临床平台,2022年6月14日。https://www.who.int/tools/global-clinical-platform/monkeypox
- 全球临床数据平台猴痘病例报告表(CRF),2022年6月14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CRF-2022.1
- 病例和接触者调查表,2022年6月16日。有待在线发布
- 世卫组织Go.Data:管理疫情中的复杂数据。https://www.who.int/tools/godata
实验室
- 猴痘病毒实验室检测:临时指导文件: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laboratory-2022.1
- 世卫组织2021-2023年传染性物质运输条例指南,2021年2月25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19720
疾病暴发新闻:
- 世卫组织疾病暴发新闻:猴痘,与多国暴发有关的所有项目: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emergency-events/item/2022-e000121
- 世卫组织疾病暴发新闻:猴痘,以往所有项目,包括流行国家以及与旅行者相关的疫情: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emergency-events/item/monkeypox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疫情和其它突发事件周报
-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疫情和其它突发事件周报,2022年第24周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56619/OEW24-0612062022.pdf
-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疫情和其它突发事件周报,2022年第23周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55799/OEW23-300505062022.pdf
-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疫情和其它突发事件周报,2022年第22周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54782/OEW22-2329052022.pdf
-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疫情和其它突发事件周报,2022年第21周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54552/OEW21-1622052022.pdf
其它资源
- 世卫组织:实施手部卫生措施的五个时刻。https://www.who.int/campaigns/world-hand-hygiene-day
- 世卫组织“同一健康”GLOBAL。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one-health#tab=tab_1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成立时名为国际兽医局:猴痘。https://www.oie.int/en/disease/monkeypox/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疫情:情况摘要。https://www.cdc.gov/poxvirus/monkeypox/response/2022/us-map.html
- 联合王国卫生安全局。猴痘指南。https://www.gov.uk/guidance/monkeypox
- 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猴痘。https://ncdc.gov.ng/diseases/info/M以及https://ncdc.gov.ng/diseases/sitreps/?cat=8&name=An%20Update%20of%20Monkeypox%20Outbreak%20in%20Nigeria
- 《疫情周报》第11号,2018年3月16日,1970-2017年西非和中非出现猴痘。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60497/WER9311.pdf;jsessionid=7AB72F28D04CFE6CE24996192FC478FF?sequence=1
- Jezek Z.,Fenner F.:人类猴痘。Monogr Virol.Basel, Karger, 1988, vol 17, pp 1-5.doi: 10.1159/000416456
- 猴痘病毒的基因组流行病学。https://nextstrain.org/monkeypox?c=country
- 根据美国新基因组对推定的APOBEC3脱氨酶编辑的观察结果的更新,于2022年6月5日发表。https://virological.org/t/update-to-observations-about-putative-apobec3-deaminase-editing-in-the-light-of-new-genomes-from-usa/847
- 2021-2022年在美国检测到的猴痘病毒的多个谱系。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6.10.495526v1
- 用于检测人类致病性痘病毒的多色、多重实时PCR检测。10.1016/j.mcp.2009.10.008
- 用于猴痘病毒西非和刚果盆地毒株DNA特异性检测的实时PCR检测。10.1016/j.jviromet.2010.07.012
- 通过多重实时PCR检测对天花、猴痘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物种特异性进行区分。10.1016/j.jviromet.2016.07.024
正在编写的文件(欲了解更多信息,见上文“世卫组织建议”部分):
- 当前猴痘疫情期间关于集会的公共卫生建议
- 猴痘患者的家庭护理问答
- 猴痘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临时指导意见
出处说明: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6月17日)。疾病暴发新闻;非流行国家的多国猴痘疫情:最新情况。可参阅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393